隨著歐盟推出一系列強調永續發展的新法規,時尚產業正站在變革的十字路口。永續相關規範能促進對環境友善的生產模式與供應鏈透明度,但同時也為企業帶來執行層面的壓力與挑戰。
法規與創意的拉鋸戰是永續發展與藝術表達之間的矛盾。設計師們被迫在創意與合規之間權衡,而企業則在創新成本與環保義務中尋求平衡。
事實上,這類警訊已在去年底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初見端倪,不僅包括法國、德國、印度、美國等多國高層領袖缺席,兩大奢侈品集團Kering和LVMH也未參加此次大會,就連Global Fashion Agenda(全球時尚議程)這樣的行業組織都選擇不出席。究其原因,除了大會選擇產油國家亞塞拜然舉辦可能引發正反兩方爭議,以及部分組織宣稱將精力投入其他重大氣候或生物多樣性相關會議。但不可諱言的是,永續時尚發展至今尚缺乏系統性改革支持,包括:政策激勵不足、品牌在實際採購上缺乏承諾,即使近年業界在新材料及紡織品回收方面有進展,但這些也多止步於膠囊系列,而非主流生產,難以真正落實可持續性目標。
ESPR:法規壓力與創意力的碰撞
歐盟在2024年7月通過《生態設計永續產品規範》(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 ESPR),首要目標是要減少產品在整個生命週期內對環境的影響。ESPR的重點包括延長使用壽命、鼓勵資源高效應用,以及開發更耐用、易修復、可重複使用和回收的產品。
根據歐盟時尚聯盟(European Fashion Alliance, EFA)提出的《歐洲時尚現況報告》(Status of European Fashion Report 2024),目前僅有52%的企業熟悉ESPR法規要求,甚至只有27%的公司真正衡量了自己組織的社會可持續性影響,顯示業界對法規了解的不足,恐影響實施成效。
面對即將到來的各種環保新立法,大多數品牌仍不清楚具體規定,既缺乏升級所需的資源和技能,也不清楚該如何籌措過渡所需的資金。
EFA詢問了211個企業代表,分別在:耐用性(Durability)、可重複使用性(Reusability)、回收(Recycling)、可修復性(Reparability)、纖維到纖維回收(Fibre-to-Fibre)、禁止銷毀未售出/退回的商品(Ban on Destruction of Unsold or Returned Goods)以及微塑膠(Addressing Microplastics)七大方向上的考量以及挑戰。結果發現:(1)產品耐用性評估需要面對技術挑戰與高昂的成本,同時可能面臨各國之間、甚至各組織聯盟之間的規定不一致;(2)基礎設施的不足會讓回收及物流面臨障礙,且需要明確定義可回收的材料。在受訪的公司中,有近六成表示,他們仍然缺乏過渡到更可持續業務所需的工具或支援;(3)面對微塑膠污染,企業需要投資創新研究以減少紡織品中的微塑膠釋放。
不可諱言,ESPR的出現讓設計師乃至企業都必須重新思考設計流程與材料選擇,但其中也須納入成本的考量。像是Balenciaga的菌絲體材質大衣雖然為永續設計提供創新範例,但僅能生產20件,反映出成本高昂且難以量產。
Balenciaga 利用EPHEATM替代動物皮革和合成材料,以農工業殘渣為營養基,並從蘑菇營養體中提取材料,所需資源以及排放的二氧化碳極少。
【企業觀點】
・HUGO BOSS AG:「任何促進可持續實踐的歐盟立法都應包括明確的指導和分階段實施,並提供技術和財政援助。除此之外,HUGO BOSS AG也期待看到有更多跨地區的協調,能夠約定超越單一聯盟的國際標準。」
・Kinset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Katie O‘Riordan:「將再生纖維融入創意時尚單品面臨著供應及與設計兼容的挑戰。儘管生態設計要求與生產者責任延伸(EPR)政策積極推動再生材料的使用,但要克服相關障礙,仍需供應鏈各環節的創新與協作。」
・非營利組織Green Liberty的Dace Akule:「應優先考慮閉環回收,而不是將 PET 瓶回收成合成纖維等效果較差的做法。」
DPP:供應鏈透明化的挑戰
「數位產品身份證」(Digital Product Passport, DPP)是ESPR的核心要求,旨在透過數位化追蹤產品從材料來源到回收的完整資訊,促使企業提升供應鏈透明度,方便監管機構、消費者和品牌了解產品的環境足跡。
儘管如此,僅有部分業者全面採用了這些工具。許多公司表示,高成本與技術專業知識不足是主要障礙。根據EFA的調查報告,不到五成的企業熟悉DPP的概念;76%認為製造透明度與可回收性是DPP最相關的重要特性;有高達75%的企業尚未採用創新解決方案確保產品的可溯性。
面對新規定的出現,新的技術也讓時尚企業迎來新的機遇,像是AI、元宇宙等,都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整體永續性。
與此同時,雖然新的技術具有具有巨大的潛力,時尚產業在廣泛採用這些技術時仍面臨多重障礙,包括高昂的技術成本、專業知識的缺乏,以及對投資回報的不確定性。
然而,這種透明度帶來的不是創意自由,而是更加嚴格的報告義務和風險控管。許多設計師擔心,法規將藝術轉化為數字管理,創作自由受到壓縮。根據EFA報告,59%的企業表示缺乏必要的工具和支援來實現高標準永續性目標,凸顯法規實施與創意發展的矛盾。
【企業觀點】
・愛沙尼亞美術學院高階研究員Reet Aus:「數位產品護照面臨多種問題,許多品牌不願意或無法提供生產資訊,甚至對生命周期評估(LCA)並不熟悉,對供應鏈的透明性也缺乏清晰的認識。」
・Van de Velde集團:「數位產品護照確實具有附加價值,但僅僅輸入數值並不能解決問題。那些想規避規範的人仍然有自己的辦法逃避。此外,DPP的複雜性使得落地執行並不簡單。」
・電子商務服務公司Certilogo:「DPP可以成為推動行業變革的催化劑,並為品牌創造長期價值。我們認為,數位產品護照代表了一個重要的機會,能夠解鎖下一代商業服務以及新一波的經濟價值。」
WFD:回收與廢棄物管理的瓶頸
根據歐盟《廢棄物框架指令》(Waste Framework Directive)新規,2025年開始將強制要求各國進行紡織廢棄物分類回收,以供再利用,適用範圍包括服裝、配件、帽子、鞋履及其他紡織品,以及皮革、仿皮革、橡膠或塑膠製品。到2030年,歐盟各國要將製造業產生的廢棄物數量減少至平均每年20%;零售、餐廳、飲食服務和家庭則要求人均減少40%。
此外,到2028年,品牌的庫存禁止燃燒、丟棄。也就是說,若不妥善放置,企業就必須要想辦法將這些積壓已久的庫存內化。
根據歐洲成衣暨紡織工業聯盟(European Apparel and Textile Confederation, Euratex)的ReHubs在2022年的統計,歐洲有750萬噸的紡織廢料問題尚未有大規模的再利用計劃,而目前僅回收了其中的30%至35%,截止至2020年,成功回收的纖維只有1%回收。這些廢料的主要來源為私人家庭,其中約99%的紡織廢料由原生纖維製成。
歐洲被銷毀的紡織品比例。Source: European Environmental Agency
這一情況並不只局限在服裝產業上,美國零售龍頭Walmart也深覺困擾。早前,Walmart就宣布了短期內可能無法實現氣候目標。Walmart先前承諾2025年將營運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35%、2030年減少65%。但如今這些目標可能無法實現,公司也正考慮重新審視氣候承諾。
Walmart指出,因為業務成長及其他因素,公司2023年的營運排放量相比前一年增加了近4%。雖然仍致力於到2040年實現零營運排放的長期目標,Walmart強調,實現該目標不僅依賴於企業內部的努力,還受到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例如,全球市場的政策與基礎設施進展緩慢,冷暖空調系統的低成本技術尚未普及,以及重型拖拉機運輸污染問題仍未有成熟解決方案等,都是當前的主要挑戰。
Walmart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Source: Walmart
無獨有偶,可口可樂公司近期也公布了全新2035年的環境保護目標,部分碳排放減量計劃同樣出現放緩或刪除。原先,可口可樂預計將在2030年將絕對碳排量減少25%,但根據近三年溫室氣體排放趨勢,儘管範疇一和範疇二的排放量有所下降,範疇三的排放量卻持續上升。
此外,可口可樂原本計劃在2030年達成50%回收材料使用率的目標下修至2035年達成最多40%;瓶罐的回收目標也從原先的100%調整為70%至75%。值得注意的是,可口可樂還取消了關於可重複使用包裝的目標,轉而專注於提升初級包裝中回收材料的使用比例。
時尚與永續共好的具象化未來
歐盟永續法規的推動為時尚產業帶來結構性變革和挑戰,同時也揭示了法規與創意力的矛盾。品牌必須在環保合規與創意自由之間取得微妙平衡。
EFA報告提出了多項建議,以幫助企業適應法規並在創新與永續發展之間取得平衡:
1.衡量創意力量的價值
歐洲時尚是歐洲的重要力量,除了具代表性的全球性品牌之外,也包含了許多成功的中小型品牌。歐洲創意時尚產業致力於生產小量且可控的產品,與過度生產的企業不同,因此,支持並鞏固歐洲的創意產能是歐洲公共機構應該大力協助的重點。
永續性是創意時尚的核心基石。大多數以創意為驅動力的單品都會在設計時考慮人與產品之間的長久吸引力,同時注重重複使用、維修或再製的可能性。
EFA呼籲歐盟委員會充分認可創意驅動的時尚產業在永續發展中的作用,並在制定整體橫向措施時,可以從這些創意驅動的產品中汲取靈感,避免過於簡化或一刀切的方式,損害產業的創新活力與良性實踐。
2.全面衡量永續性
儘管許多時尚企業和品牌在紡織品足跡數據庫的建設上已做出努力,卻仍無法達到目標,令人感到灰心。因此,除了需要細化數據之外,還應釐清許多模糊之處,包括:天然纖維與人工纖維的環境影響比較、面料在數據庫顯示結果的一致性、偏高的標準差數據、新興材料資訊的匱乏等,確保品牌、製造商、學術界、創新者以及科學機構之間在專業知識和資源上的協作與一致性。
當前的LCA主要集中衡量產品的物理耐用性,過於注重產品的功能性層面,與時尚所追求的本質精神有所抵觸,進而導致設計師品牌和環保企業家的實踐之間有所矛盾。
對於產品環境標籤,EFA表示完全支持,鼓勵消費者做出更永續的購買決策,提高透明度並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然而,EFA也強調,包括改善生產條件、公平薪酬、多樣性與包容性等社會層面也是不容忽視的目標。
EFA認為,僅靠產品環境足跡(PEF)的努力仍不足夠。呼籲歐洲公共機構發起強有力的倡議,與學術和科學界尋求公平衡量外在耐用性的解決方案。同時,EFA主張在環境標籤中加入與社會層面有關的資訊,讓消費者更全面地了解產品的道德與永續的表現。
3.為消費者提供正確且公平的資訊
EFA認為,向消費者提供準確、有意義且結構化的信息至關重要。雖然目前已取得了一些集體性的進展,但在當前條件下,使用比較性的視覺標籤系統並無意義。標籤應提供絕對數值,並清楚解釋數值的計算方式,而非僅展示相對數值,後者可能導致消費者做出偏頗的決策。
DPP的推行對消費者將會達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若是要成功影響則取決於:數據標準化與真實性保證、適當KPI建立與標準化、消費者有好的信息呈現。
EFA呼籲為每一件產品提供全球化、含教育性且基於實際的標籤,避免人為比較帶來的誤導性影響。4.支持時尚生態設計
生態設計是推動時尚產業永續發展的核心,但落實需謹慎。例如:目前推動使用再生材料舉措可能偏向合成纖維,而非天然纖維。雖然規定再生材料含量的門檻確實能推動回收產業發展,但同時也可能導致更多混合材料的使用,這不僅增加回收過程的複雜性,還阻礙真正的循環經濟發展。
EFA呼籲推動以創新與研發為基礎的倡議,促進生態設計,並尊重創作自由,支持更多可再生材料的使用,並構建更完善的循環經濟體系。
5.協助中小企業落實永續轉型與解決人才缺口
根據EFA的調查顯示,時尚產業對永續發展態度堅定,但繁多的法規對業界(尤其是中小企業)構成挑戰,若要一一落實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EFA呼籲制定明確可行的指導方針、提供財務支持與充足時間,並推行強有力的創新和數位政策,幫助創意時尚企業實現全球化的轉型目標,同時維護競爭力、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時尚產業正處於轉型的初步階段。相關利益者對環境的友善承諾與公共法規的支持,只有在擁有足夠技能和專業知識的勞動力支撐下才能充分發揮其潛力。因此,解決人才缺口和技能不足問題至關重要,同時需要預見未來對專業人才需求的增加。
教育的培養刻不容緩,企業應與教育機構合作,通過激勵政策和推廣計劃,培養下一代的全新時尚觀。
EFA強烈主張加強教育與培訓生態系統,為創意時尚的長期成功與未來提供保障。通過結合多元的高水平科學、技術和管理技能,與創意與創新人才共同塑造行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