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掀關稅風暴:時尚與零售業進入戰備狀態

2025/04/08

[更新:川普4/9宣布75國關稅暫緩90天,除了中國。後續消息我們將隨時為您關心。]

為了減少貿易逆差、讓製造業回流,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簽署的兩道行政命令,宣告大幅調整對外進口關稅,並終止俗稱「小額貿易豁免」(de minimis exemption)條款。這波稱為「解放日」(Liberation Day)的舉措,宣告美國將為全球主要製造國帶來新一波貿易變局,對以全球供應鏈為基礎的時尚與零售業帶來深遠衝擊。

全面提高關稅,亞洲製造國首當其衝

從新關稅排行來看,主要時裝生產地區面臨尤為嚴峻的考驗:自中國進口商品將被課以34%的額外關稅(疊加現有與芬太尼相關的20%懲罰關稅,對中國商品的關稅起跳就是54%以上),越南46%、柬埔寨49%、台灣32%、孟加拉37%、印尼32%、泰國36%、韓國25%、印度26%、日本24%,歐盟則為20%。其中,中國、越南與孟加拉三國占據美國服裝進口總量的49%,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川普表示,新的關稅稅率是根據全球約60個國家的平均課稅水準計算,且「考慮了貿易障礙與其他作弊手段」。
然而,對於依賴這些國家作為製造基地的品牌與零售商而言,這等同於必須全面重估其供應鏈結構與成本控制策略。

製表:本刊編輯部
終止小額免稅門檻,重創跨境電商

除了調整關稅稅率,川普也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將於5月2日終止「小額貿易豁免」(de minimis exemption)條款。該條款原允許每筆低於800美元的跨境包裹免徵關稅,長年來是Shein、Temu等中國低價電商得以迅速滲透美國市場的制度基礎。隨著此一「漏洞」關閉,這些電商平台與消費者將面臨更高的進口成本與物流壓力。

業者憂心高關稅重傷消費市場

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RF)政府事務副總裁David French直言:「這將加劇美國企業與消費者的不安與不確定性。關稅實際上是由美國進口商支付,最終轉嫁至消費者,影響的是勞工階層、農民、年長者與低收入家庭。」

美國時尚產業協會(USFIA)亦表示「深感失望」,指出此次被課以「最嚴重違規者」標籤的國家,既是美國服裝的主要供應來源,同時也是美國出口的重要市場。協會進一步指出,時尚產業的全球供應鏈錯綜複雜,舉例來說:「一束棉花可能來自德州,在歐洲紡紗,於韓國織布,再送至越南成衣,最終於德州販售。」此種高度依賴跨國加工的產業形態,難以在短期內應對突如其來的政策變動。

政策消息一出,市場立即反映,包括Amazon、Alibaba、P&G、Walmart等消費巨頭成分股的標普500指數,市值一日蒸發掉大約2.5兆美元。雖然Nike與Lululemon因越南願意調降對美國商品關稅而止跌回升,但整體零售板塊仍處於動盪。

無法輕易轉廠,供應鏈重組需半年起跳

儘管大多數品牌與零售商尚未立即調整定價策略,但已緊急啟動內部應變機制。諮詢公司AlixPartners董事Sonia Lapinsky認為:「現在不應倉促行動,但業者必須進行情境模擬,並成立決策中心。」

她強調,這次調整並非過去的5%至10%的溫和變動,而是「關稅大爆炸」,「我們無法把全部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在當前12年來最低的消費者信心下,這是不可能的。」

另一家美國管理諮詢公司Kearney也指出,企業現仍處於「震驚」狀態。面對供應鏈,「你不可能說搬就搬,不喜歡柬埔寨就換一個國家,更何況現在來必須考量人權與產能等各項問題。」未來雙邊談判勢在必行,現在仍處於觀望狀態。

高端品牌調整報關策略,控制價格上漲

至於高端品牌,某奢侈品牌執行長透露,歐洲商品即使被課20%關稅,也不會如外界預期造成零售價大幅上升。他舉例,一個原價報關1,000美元的袋包,依20%課稅,成本就是1,200美元,乘以倍率後零售價大約是2,400美元;但若改以800美元報關,繳160美元關稅,售價就可以從2,400美元降至約2,200美元,僅增加10%。「奢侈品客群對這種程度的價格變動不會太敏感。」

然而,這種策略無法複製至中價位與平價商品,預料將造成中產階級與低收入消費者更大壓力。

上游承壓,品牌與供應商開始協商  

現在麻煩的是,很多品牌早已和零售商談好商品的價格和合約了,現在突然關稅大幅提高,品牌只能回頭與供應商談判,看能不能壓低成本,分擔損失。不過由於目前政策不確定性高,多數業者仍抱持觀望態度,但若貿易戰持續,恐導致訂單延遲、資金周轉壓力上升,甚至品牌倒閉潮。

Mitchells百貨共同執行長Bob Mitchell表示,至今尚未看到品牌調整價格或策略,但他擔心若貿易戰引發經濟衰退,「消費者支出將下降,進而影響供應商收款速度。」

合作共生:品牌、授權商與零售商三方聯手求生

Gordon Brothers旗下Nicole Miller品牌營運總監Carolyn D’Angelo指出,他們雖不直接製造服裝,但需與授權商密切合作,「我們的產品需要維持品質與設計,同時價格不能離譜。」

她強調,品牌方、授權商與零售商三方必須團結合作,「唯有如此,消費者才會願意買單,我們三方才能共同存活。」

新貿易秩序下的挑戰與機會

川普的最新關稅與De Minimis改革,不僅改寫美國對外貿易政策,也動搖全球服飾供應鏈的根基。在這波貿易地震中,企業被迫重新檢視其營運結構、價格策略與供應夥伴關係。

未來數月將是關鍵觀察期,業者需在不確定性中保持靈活,並做好與供應商、政府與消費者的三方協調,以因應這場變局。對於台灣與亞洲其他出口國而言,這更是一場產業轉型與市場重定位的壓力測試。

您已經超過非會員的免費瀏覽次數。

本文限制VIP專屬

·簡單填寫email,加入免費會員
·每天一杯咖啡,進階VIP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