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稅角度 透視川普2.0政策對時尚供應鏈的影響與品牌策略

2025/02/05
文=裴嬿

面對川普把關稅當作外交談判籌碼,宣布將對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對中國商品徵收10%的關稅(編按:至本文2月4日截稿前,川普關稅急轉彎,加墨關稅延緩生效,換來邊境管制談判)。而無論結果如何,高度不穩定的關稅政策,勢必直接衝擊全球供應鏈,尤其是與美國市場密切相關的紡織和服裝產業。

根據供應鏈分析機構LogicSource的報告,85%的服裝及紡織產品將受到這些新關稅的影響,主要進口國如中國、印度、越南首當其衝。這迫使企業重新評估供應鏈策略,尋找新的採購來源,如孟加拉、印尼、馬來西亞等地。並就增強供應鏈彈性提出了三項建議策略:
▪ 優先考慮關鍵需求,降低最關鍵類別的風險;
▪ 探索替代性採購以確保供應的連貫性;
▪ 減少對單一來源供應商的依賴,提高供應鏈的穩健性,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關稅對服裝產業的實際影響

關稅增加將直接推高生產成本,最終轉嫁至消費者。LogicSource的分析發現,對棉花和合成纖維等原材料以及服裝和家紡成品徵收關稅可能會導致價格上漲10%至35%。

至於中國的快時尚品牌如Shein和Temu,也可能面臨更大的挑戰。由於美國在2月也同步取消了中國包裹的「小額豁免」(de minimis exemption,價值800美元以下的商品輸入美國可免徵關稅或特定稅項),依賴小額包裹取得迅速發展的廉價中國電商平台Temu和Shein首當其衝,目前Temu和Shein也開始尋求其他戰略。例如Temu號召在美國有倉庫與庫存的中國賣家入駐,Shein在美國開設了配送中心和供應鏈中心。

面對高關稅時代,美國鞋類分銷商和零售商協會(FDRA)首席執行官Matt Priest指出,美國鞋業每年進口約25億雙鞋,其中99%來自海外,主要供應國為中國、越南和印尼。由於美國國內製造成本較高,短期內無法取代現有的亞洲供應鏈。因此,高關稅政策將不可避免地推動鞋類價格上升,特別是影響中低收入家庭。

鞋類產業的專家Mike Jeppersen並以實例說明,美國目前對鞋類的平均關稅率約為20%。假設一雙運動鞋的中國生產成本為20美元,如果關稅上升至20-30%,關稅就要5-7美元,致使該鞋款的到岸成本將提升至25-27美元,批發價變為50-55美元,最終零售價可能就要漲至100-110美元。

而為了減少對中國製造的依賴,一些品牌已開始將生產轉移至其他國家。例如,Steve Madden將部分生產轉移至柬埔寨和墨西哥,以降低關稅風險。然而,這些轉移並非易事,因為其他國家的生產能力和供應鏈成熟度可能無法立即滿足需求。

但最終,這些成本上漲勢必會波及整個供應鏈,影響製造商、零售商,並最終影響消費者。

品牌面對高關稅可能採取的節稅策略

而針對高關稅的壓力,一般預測品牌可能提出的節稅策略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與同時具備離岸(海外)和在岸(本地)能力的供應商合作

這種合作方式使企業能夠靈活調整供應來源,根據關稅政策的變化,迅速在海外和本地之間切換生產或供應渠道。例如,當某國的進口關稅上升時,企業可以選擇從關稅較低或免稅的地區進口產品,或在本地生產,以降低關稅成本。

  1. 優化供應商協議

企業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與供應商合作,降低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
・分攤成本:與供應商協商,共同承擔因關稅上調而增加的成本,減輕單方負擔。
・協商批量或長期合同:簽訂大批量或長期供貨合同,通常能獲得更優惠的價格,從而抵消部分關稅增加的成本。
・簡化供應鏈流程:通過精簡供應鏈,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總體運營成本,以抵消關稅帶來的額外支出。

  1. 採用靈活的付款結構

企業可以考慮以下付款策略,以保持充足的營運資金:
・以量制價:根據採購量獲得供應商的價格折扣,降低單位產品成本。
・供應鏈融資計劃:利用金融機構的供應鏈融資服務,提前支付供應商款項,獲得現金折扣,同時延長自身的付款期限,改善現金流。
・延長付款期限:與供應商協商延長付款週期,減少短期資金壓力,保持企業的資金流動性。

  1. 使用AI人工智慧技術進行預測分析

透過AI人工智慧技術,企業可以提高供應鏈的可視性和預測能力,從而更有效地應對關稅政策的變化。例如,AI可以分析市場趨勢、供應商表現和關稅變動,幫助企業提前制定應對策略,降低風險。

  1. 重新設計製造流程

企業可以考慮改變生產方式,以降低關稅成本。例如,先從海外進口半成品,然後在本地完成最終組裝。這樣的操作方式不僅可以有助企業降低關稅支出,也鼓勵了本地生產和就業,因為部分生產過程會在本地完成。

您已經超過非會員的免費瀏覽次數。

本文限制VIP專屬

·簡單填寫email,加入免費會員
·每天一杯咖啡,進階VIP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