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夏大環境趨向之③ 創意微型

2023/12/26

文=邱瑜蓉

微型這個詞,是為了對照工業化的大型,但這並非代表著大型規模會逐漸式微,只是因為在許多的領域裡,並不適合只發展大型規模,或著說大型規模也需要重新調整,以減少地球負擔。

從與土地最相關的農業來看,因為微型農場的推廣,有機會透過再生農業讓亞麻的栽種,從排碳成為負碳,從而達成COP21的千分之四目標,也就是讓土壤再多千分之四的儲碳量。這與我們台灣的小農有些相同,也期待台灣的農業可以將再生農業納入紡織原料,讓紡織產業除了鳳梨葉纖維香蕉纖維之外,出現更多可能性!

 

source: 4 per 1000.org

微型工廠 歐盟的永續戰略

為完成循環經濟的規劃,歐盟以微型工廠為戰略,讓微型工廠的優勢,如提高效率增加創新佔地面積較小更具永續性客製化易於分銷提升客戶回應能力…,帶領產業轉型,朝向永續三個維度-社會、環境、經濟,平衡發展。

所謂微型工廠,是指以輕資本設施在本地組裝複雜產品或系統,或著是指用於生產少量產品的小型、而且通常是自動化的工廠。
微型工廠一詞,由日本機械工程師實驗室(MEL)於 1990 年提出,主要優點是節省大量空間、能源、材料、時間和前期投入資本。由於規模縮小,微型工廠通常是高度自動化的。它們可能包含自動機床、裝配系統、質量檢測系統、材料供給系統、廢物消除系統、評估工具損耗的系統和更換工具的系統。

透過電腦化、自動化、智慧化,微型工廠甚至可以放在門市,如同2020年H&M在瑞典門市建置了將舊衣物回收變新衣的店內回收系統Looop,透過全成型成衣針織橫編機,搭配將回收衣服製成紗線的微型自動機,只需要大約貨櫃大小的空間,就可以實現舊衣回收改成新衣的模式。

source: H&M, HKRITA

2022年9月,印花專家Kornit、數位裁剪公司Zund和非營利製造商Fashion Enter 共同在倫敦成立了Fashtech創新中心,以科技、自動化和協作幫助品牌和零售商提高永續性和創造力。Fashtech 創新中心是一個創新的微型工廠概念,將按需印花、裁剪和縫紉結合在一起,以增強時尚的創造力,並推動永續變革。

自動化是Fashtech創新中心的核心。自動化意味著更快、更精確、更精簡的生產流程,盡可能提高效率,滿足創作者、品牌和消費者的需求,為整個價值鏈帶來卓越的體驗。

source: Zund/Fashion Capital

Fashion Enter是Fashtech創新中心的一個重要單位。成立於2006年的英國非營利性社會企業Fashion Enter,宗旨為提倡優質的英國製造服裝,在倫敦市成立了一個配置印花、鐳切功能的微型工廠,同時從事相關人才培育。

希望回歸英國優質製造的非營利性社會企業Fashion-Enter和Kornit從2008年起,與ASOS合作,嘗試建構快速反應,且符合道德的時尚生產模式。當品牌可以透過印花和顏色,在線上展示符合流行趨勢的產品,並且以按需模式生產時,就沒有多餘的庫存,也沒有浪費,這當然會減少垃圾掩埋所產生的碳排,和減少物資浪費。

因為工廠自動化與微型化,加上生產按需化,而能在靠近主要市場的地區設立;透過在地化生產可以確實減少與運輸相關的碳足跡,以及生產過剩產生的庫存。

source: Kornit Digital

微型工廠因為製造過程更接近消費點,更方便取得城市廢物,進而再生產成新的原材料。
德國柏林紡織廢料回收公司Re-Fresh Global,透過微型工廠模式,實現綠色製造。Re-Fresh Global的專利生物技術,是可以將任何類型的紡織品廢料,轉化為再生的原材料,包括奈米纖維素、生物乙醇燃料、和紡織紙漿。

因為是在地化生產,當地企業可以就近採購材料,因而大幅提升便利性,以及增強在地循環經濟的韌性。

此外,根據歐盟關於廢物處理的規則,成員國必須在2025年1月1日之前建立紡織品單獨收集系統。Re-Fresh Global的新技術,Re-Fresh Global正好能協助歐盟內部成員國們,建構獨立收集、分類、再利用和回收能力。

source: Re-Fresh Global

針對目前歐盟正在積極推動的廢物處理問題,業者應該以循環經濟為最終目的,來思考解決方案;綜合考量環境、經濟、和消費者需求,以達到循環經濟為理想目標,微型工廠正是一種可以達成目標的解決方案。

高度數位化、自動化的微型工廠,可以解決時尚供應鏈過長的問題;因為靠近消費市場能提供在地生產與採購,創造當地就業機會;材料來自於回收廢料,不僅大幅降低原料成本,還可以同時減碳;自動化讓工作品質提升,同時降低人事成本;透過按需生產,滿足消費者客製化與快速反應的喜好,解決不必要的過度生產及消除庫存。

source:Relocalize

朝向循環經濟發展,的確是全球共識。據估計,全球紡織製程每年大約排放12億噸二氧化碳,導致土地利用變化(例如將森林轉變為農牧業用地),對淡水供應造成壓力,並造成巨大的廢棄物負擔,其中也包括最近大家常提到的微塑料。

紡織製程需要更新技術,尤其需要解決快時尚所產生的廢棄衣物,透過循環經濟的實踐,不僅是廢棄衣物回收再利用,還能回溯源頭,帶動農業與林業的更新,間接也阻止了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難怪無論從零售業、回收塑料業、電動汽車組裝,甚至是製冰業,微型工廠成為各個產業的新亮點!

電動車組裝微型工廠。source: luvly

以區域性擴展連結

微型經濟下,區域化發展也成為重點,加上人們越來越能接受“夠了就好”的概念,反映在旅遊的消費行為就是鐵道旅遊成為熱門話題。

從脫碳的角度來看,鐵道運輸是個好辦法。依據全球交通部長峰會的預測,到2050年,全球交通活動將增加一倍以上,即使現有減碳承諾皆落實執行,相較於2015年,因為交通活動而產生的碳排放量仍將增加16%。

然而,峰會中也討論到,如果採取正確的政策,2015-50年期間,交通運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減少將近70%。所謂正確的政策,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報告,其中包含對鐵路的依賴多一些。

在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世界中,鐵路旅行非常適合城市需求。高鐵可以作為短途航空旅行的替代方案,而傳統鐵路和貨運鐵路,則可以補足其他運輸方式,提供更高效率的運行。鐵路網絡承載著全球8% 的旅客,和全球約7% 的鐵路貨運;但相較之下, 鐵路運輸僅佔交通運輸能源總耗量的2%,可見鐵路運輸的永續性相對更好。

此外,根據麥肯錫的研究指出,國際正針對鐵道提出投資計畫,包含歐洲綠色協議,預計將投資與鐵路相關的基礎設施,金額達875億歐元。

在美國,《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IIJA) 將撥款660億美元用於經濟走廊開發、鐵路軌道現代化和安全改善。
在非洲,綜合高速列車網絡是“2063 年議程”的15個旗艦核心項目之一。

鐵路,可以定位為未來交通的首選選擇之一,幫助解決客運運輸中許多長期存在的挑戰,像是永續性、速度和運輸數量。

除了硬體的運輸設施外,在軟體部分亦朝向區域發展,例如在雅典最古老的普拉卡區,Maria Lemos正以低調但製作精美的服裝、珠寶、物件等商品,匯聚設計師來到店裡,與雅典民眾互動。

希臘基金會希望透過匯聚時尚創意,宣傳希臘文化,建立希臘文化全球交流和傳播平台,透過交流活動,探索和重新定義事物,讓希臘文化更具全球性。
Maria Lemos以時尚選品,匯聚全球設計師於希臘,再透過與當地設計師的互動交流,從而透過設計師將希臘視角帶回到世界各角落,是以軟實力的方式讓區域成為全球平台

source: thegreekfoundation

以區域擴展成為平台的還有Haystack,一個位於緬因州美麗的沿海校園,這是一所國際工藝學校,規劃各項藝術研究和工作室計畫,提供工作室研討會、工作坊、展覽、遊覽、拍賣、藝術家演講,以及為當地居民和高中生舉辦的短期講習班。

除了工藝領域,Haystack支持來自科學、文學、音樂和視覺藝術等,各個領域的藝術家和學者來訪,可以在學校度過兩週的時間,專注於他們的工作。

除此之外,Haystack 還是研究工藝的“智囊團”—出版年度專業著作,並組織各種會議和研討會,在更廣泛的背景下研究工藝。其中包括與其他機構的合作,例如麻省理工學院位元和原子中心(MIT Center for Bits and Atoms )、庫珀-休伊特國家設計博物館(Cooper-Hewitt National Design Museum)、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從1950年成立以來,Haystack雖然不曾授予學習證書,仍然吸引喜歡深度學習的單位與人們到訪。

source: Haystack

展現在地魅力

隨著千禧世代持續支持體驗經濟,在地化的各項文化、手作甚至是遺跡等體驗,持續被發現,或是復興;例如,從產業研究公司(Precision Business Insights)的分析來看,鉛筆,這項百年產業在2021年市場規模將近134 億美元,在2022-2028 年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7.7%。

看好此一趨勢與未來成長機會,1915年成立的瑞士鉛筆品牌Caran d‘Ache,於2023年推出線上藝術課程平台Creative Class,教授彩色鉛筆的使用技法,並提供法語、德語和英語。

source: Caran d‘Ache

而起始於1907年的葡萄牙品牌VIARCO,則透過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合作,或是觀察駐廠藝術家的鉛筆使用方式,作為不斷創新的靈感與動力,以保有葡萄牙唯一鉛筆工廠的全球競爭力。

source: VIARCO

透過文化、工藝等美學語言,人們更容易與世界溝通,這也是近年不斷提到的軟實力。
而說到文化輸出,韓國是值得關注的國家之一,韓國在2023米蘭韓國工藝展(Shift Craft – Objet)中,邀請了6位新興藝術家,作品包括陶瓷、金屬製品、木製品、珍珠母貝和木燒,展現基於韓國地域風格的當代氛圍,並將代表韓國的關鍵詞,融入現代社會的不同語境中,以豐富多彩的創作,改變韓國的獨特風格。
韓國希望,將傳統技術轉化為現代藝術品,在現代設計領域中,提出新的審美價值。

source: Shift Craft – Objet

許多在地藝術工作者,希望透過在地特色與現代元素的融合,傳達新的審美標準,讓世界認識在地的特色,讓彼此的溝通可以有共通的語言。

十分關注氣候變遷的Dee Clements,是Studio Herron設計工作室的創始人,擁有克蘭布魯克藝術學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 3D設計碩士學位,和芝加哥藝術學院(The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纖維與材料研究和雕塑學士學位。多元的探索背景,讓他可以悠遊在數位科技與工藝之間,尋找到永續和可再生的物品裝飾技術,將材料製作成日常物件和裝飾品,同時向神話和傳統致敬。

Studio Herron工作室創作的作品,從器皿、布料到家具,觸及某些民族誌譜系,從人類學和文化歷史中尋找新的語言。也就是說,設計師藉由回顧過去,尋找出一條明智的前進之路,通向未來。

在工業標準化的生活下,手工藝似乎成為獨特性的代名詞,而許多創作者也透過重新探索與詮釋,讓舊有文化轉身成為新穎的未來

source: Studio Herron

漂浮城市 永續科技的集合

科技,無疑是可以協助永續生活的技術之一,尤其在氣候變遷議題上,更多的生物將因為無法適應而消失,最後人類也將受到衝擊。例如,因為海平面上升,而受到衝擊的城市越來越多,對於未來城市,科學家們正積極尋求新的解決方案。

台灣許多城市亦面臨相同衝擊。8月31因為「超級藍月」和颱風外圍的影響,台灣西南部面臨嚴重的海水倒灌;這不僅僅是台灣沿海城市面臨的問題,全球的沿海城市,都正在下沉中,其中還包括紐約。

因為世界上有五分之二的人,居住在海岸線 100 公里內;而全球90%的大城市將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聯合國在2019年委託總部位於紐約的藍色科技公司(blue tech company) OCEANIX,選擇在韓國釜山市啟動了漂浮城市計畫,主導開發防洪建築的原型。並於2022年在聯合國總部公佈了世界上第一個永續續漂浮城市原型的設計,讓聯合國的漂浮城市計畫在釜山實現

釜山引進漂浮城市的目的,就是為面臨嚴重缺少土地,和氣候威脅的沿海城市,提供突破性的未來解方。

source: oceanix

提到漂浮城市,就讓人想到荷蘭,荷蘭給人的印象中就是個水上生活高手;長久以來,荷蘭人一直需要沿著水邊生活,因此對於如何應對海平面上升有許多發想。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們從不得不居住在水上,到現在漸漸變成能接受生活在水上,荷蘭在2018年也開啟了水上居住的實驗,將水上住宅納入沿海城市規劃,歸還原本具有疏洪功能的土地,減少城市淹水的壓力,同時也因應了海平面上升的問題。

source: Marlies Rohmer

往水上發展,的確是目前沿海城市的新趨向。畢竟,聯合國估計有90%的大城市,會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而馬爾地夫也是個嚴重受到海平面上升影響的島嶼國家,為此,馬爾地夫也投入了漂浮城市的建構。

房地產界指標大獎MIPIM獎素有“全球發展奧斯卡”之稱,馬爾地夫漂浮城市入圍了 “最佳未來大型項目”類別。這是由荷蘭開發商Dutch Docklands,和同為荷蘭的建築事務所Waterstudio,聯合建構出的新一代預防海平面上升的城市開發,將綠色技術、安全性、商業可行性和健康新生活型態相結合,為馬爾地夫帶來安全和發展空間。
透過漂浮城市的建構,馬爾地夫的人民將改寫自己的命運,從氣候難民變成氣候創新者。

source: DutchDocklands Maldives

2025春夏 以微型實踐創意

實體產業認為,如果停止創新,不可避免地,人們將走向數位世界;但另方面,實體世界的多重挑戰,也有賴創新的方式與技術才能解決。
透過微型規模將更能實現創意,也更具靈活性與彈性。在這個多重危機的世代,韌性的建構更將能因應風險 !

您已經超過非會員的免費瀏覽次數。

本文限制VIP專屬

·簡單填寫email,加入免費會員
·每天一杯咖啡,進階VIP會員

相關項目

  • VIP
  • VIP